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美术中的点与线基本知识。
过程目标:采用聆听雨声、触摸雨水等形式,结合表演、欣赏、述说等做法,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情感体验来表达下雨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点、线、色彩的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感受雨的美,点与线的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向往,对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点、线及色彩表现下雨时动植物的情景。 难点:点与线的变化,情感的融合。
三、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或者水彩笔。 教师:课件、教具和纸。
四、教法和学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在教师引导下,采用在玩中学的学法。 一是在“听雨”中,玩点与线,表现形象; 二是在“看雨”中,玩点与线,丰富形象; 三是在“讲雨”中,玩点与线,组织形象; 四是在“评雨”中,加深对点、线美的认识; 五是在“组合”中,加深对整体美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1、导入:听雨声,唱《小雨》儿歌,体会声音与点、线的关系。
(1)、播放下雨的各种声音,听自然的雨声,请两位学生根据听到的声音到黑板上画点与线,让学生体会声音与点、线的关系。
(2)、听《小雨沙沙》音乐,打开教材,唱、念《小雨沙沙》的儿歌,体会音乐、儿歌与点、线的旋律。
(3)、播放春雷响了的声音,快躲一躲吧。
2、展开:看雨天,引出与雨有关的形象,打开学生的思维。
播放小雨沙沙情景的幻灯片,用视觉去感受雨中有哪些形象出现和变化,并在纸上画出来。
(1)、蔚蓝的天空飘来了云。学生练习用线画一朵云,看一看,谁画的云能轻轻地飘在天空上?
(2)、眨眼间乌云堆积在一起。学生练习用线条画乌云,看一看,谁画的乌云厚厚的,满满的?
(3)、春雷响了,划一道闪电。学生练习用线条画闪电,看一看,谁画的闪电有力量,有速度?
(4)、天空暗下来,开始下小雨了,一滴、两滴,学生练习小小的点。雨点串在一起成了什么?理解由点连成线。雨越下越密了,成了长长短短的细雨丝,理解由线连成面。让学生认识用点——线——面来表现雨天变化的方法。
(5)、风呼呼的吹着,细雨丝被风一吹斜斜的落下来。学生理解雨的随着景象的变化线条也变化的方法。
(6)、雨也越下越大了,雨点噼里啪啦落下来,打在非洲菊的花瓣上,学生观察水滴,溅起了又成了一朵朵的水花。教师描述,与学生一起想象着画。
(7)、雨渐渐小了,风也停了,(教材图片中)芦笋怎样了,念儿歌,画感觉。 3、深入:想雨中情,说雨中的故事,丰富学生想象力。
创设雨中情境,启发学生讲故事,拓展思维,为学生画下雨的情境创作准备。 情境:
画下雨天动物和植物的拟人故事。雨好像一个娃娃真调皮,跑到了田野里了。小花特别喜欢雨娃娃,猜猜它会怎么迎接雨娃娃?(出示教具小花),示范小花拟人的方法:在小花脸上添画表情;摆放小花的叶子。还有谁会来迎接雨娃娃呢?雨娃娃来得太急,小青蛙还没做好准备。你们有躲雨的办法帮帮它吗?(出示教具小青蛙)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添画荷叶、蘑菇当雨伞。教师再启发学生讲故事,那其他的小动物在下雨天会做什么呢?
4、学生想不一样的故事,创作一幅独特的下雨天的画。 教师发各种彩色几何形纸片。学生进行创作。 作业要求:画一幅下雨天的画。
可以画小花、小草、小动物的可爱模样,也可以画人们有趣的样子。 教师巡回指导,幻灯片放小学生画下雨天各种题材的作业。
5、赏佳作,评雨景。
(1)、用了哪些点和线,为什么这样用? (2)、小花、小草、小动物哪里最可爱? (3)、能给你的作品取个动听的名字吗? (4)、谁的画更有下雨天的情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