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就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种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
著名学者朱自清在其《朗读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只有朗读才能体会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意蕴,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因此语文课堂要加强朗读教学,尤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更应受到一定的重视。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他们年龄及阅历所限,对感性知识的接受能力仍大大超过对理性知识的接受能力。所以要提高初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就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思维融入课文的意境中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朗读是则实现这一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同时重视朗读也是为了突出汉语的本质特点。汉语文字适宜于朗读与汉语具有音乐性的特性有关。王力先生曾在其《略论语言形式美》一书中论述道“除了音乐性的美之外,语言形式差不多没有什么其他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东西了”,汉语语音具有音乐性,一是因为在汉语语音中,元音占明显突出的地位,这就使得语音和谐、悦耳、动听;二是因为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一连串的音节由于四声的变化而形成语音的起伏、急徐、抑扬、强弱等,从而造成情感的节奏进而构成音乐美的效果。可见,朗读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一、朗读有利于传递情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情感活动过程,它一刻也离不开情感参与。这种情感,包括教材所包含的作者的写作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的融会贯通,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仅仅要求教师教学时有充沛的感情,更重要的是要把这种情感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并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参与,来正确体会教材所蕴涵的情感。有些文章,与其多“讲”不如多“读”,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理解作品,并把教材情感传递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
如朱自清的《春》,字面意思是易懂的,但作者在字里行间又蕴涵着怎样细致的感情变化呢?这就需要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可从处理第一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的感情语调入手。两个盼望表达了希望春天早日到来的急切心情,后一个盼望更突出了盼望已久这一特点。所以,第二个“盼望着”语调要明显高于第一个,并且要蕴涵急切等待的心情,每一个“望”字更应突出。后半句的“来”“近”要蕴涵惊喜,兴奋的感情。一句的朗读处理可带动一段,一段的细心体会有助于全文的把握。
又如《最后一课》的最后一部分,即下课铃响时,韩麦尔先生表情的变化,语言的哽咽,写字的遒劲,挥手的无力这些细节的描写,就可通过逐句逐段朗读时的感情处理,使学生进入文章的感情中去,从而自然而然的体会出韩麦尔先生复杂的心情。教师可先范读,然后请学生个别朗读,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通过分析每一句话的感情,体会出人物的感情。这样比单
1
纯地讲解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二、朗读有助于知识的传递
有些语文知识,通过课文的朗读可易于学生理解掌握。一般来说,在各种文体中,记叙文注重一个“情”字,文章往往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因此朗读时感情、语调较丰富。说明文注重一个“知”字,课文强调科学性、知识性,不受感性认识支配,故朗读时宜采用平实的语调。议论文突出一个“理”字,强调行文的雄辩、有力,所以朗读时要注重气势,语调严谨。朗读可帮助我们传递各种文体知识。
如《死海不死》是篇说明文,但它是由故事生动地引出科学知识,让学生体会记叙笔调的生动与说明笔调的平实在朗读时语气的不同,来加深理解记叙与说明的区别。
《谁是最可爱的人》通过最后一段的朗读,可帮助理解抒情与议论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前半部分用了一组排比来描绘祖国人民在和平环境中幸福生活的图景,这里是抒情,故宜用轻松、舒畅的语调。后半部分表明观点,激发读者应该去热爱我们的战士,朗读时语调气势要加重,较为严肃,速度稍快。
三、朗读能培养学生语感,增强语言的敏锐性
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往往语文水平也较高,因为朗读的水平最终归结于对课文的分析理解的水平。反复朗读能使许多优秀篇章储存在大脑里,无形中也增强了语感,这反映在写作中就能表现为语句的连贯、流畅与词汇语言的丰富;反映在口头表达上,就表现为语言的自然、清晰、达意、得体。
鲁迅的《读书杂谈》是一篇讲演稿,柏杨的《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是一篇议论文。这两篇课文已不是一般作品中运用的书面语,而是口语的记录。说明朗读最终目的在于培养日常口语的语感。这两篇课文要让学生由“读”变为“说”,前者是讲演语气,后者是辩论语气。
我在执教的班级中,加强了朗读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些较差的同学在朗读水平的提高中也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事实证明,这个为古人沿用千载的传统教法,不仅不可摒弃,而且应该很好地继承发扬。宋代的朱熹曾说:“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吴伯萧也曾忠告:“把工夫下在多读原文上边。”这些都体现了“读”的重要性。
另外朗读还可以促进记忆,通过熟读成诵启发顿悟,增进理解;锻炼学生口才,丰富和提高语言表现力,密切读与写的联系;还可以是学生领会祖国语言的魅力,培养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提高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
总之,多读才能多说,读好了才能说好,所以,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帮助教师把教材情感,语文知识传递给学生,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要求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就对朗读教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其实我自己也非常重视朗读、喜欢朗读。每每拿到一篇文章,我总是反复诵读,至少读三四遍。无人时还会大声朗读,与作品里边的人同欢喜、同悲伤。要求学生背的,我先背下来。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散文要读出意境,诗歌要读出韵味,童话寓言要读出情趣,说明文要读得明白,议论文要读得透彻,小说中的人物要读活。总之要读出语感来。朗读的意义十分重大。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又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
2
语文教学离开了一个“读”字就什么也没有了。课文朗读的声情并茂,我才敢走进课堂,因为我可以让学生从我的读中去感受去理解。师生都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灵性的、充满情趣的课堂。读好了,一切讲解都是苍白无力的。
为了较好地实现朗读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成效,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一)激发朗读兴趣,让学生乐于朗读。
朗读是一种美的享受,一种美的创造,高水平的朗读能使人心情愉悦,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要想达到这种境界,首先就要对朗读感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呢?
(1)精彩的范读——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教师把自身对教材的感悟,通过有声朗读,正确地示范传达给学生,就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快速走进文本。这就是范读的作用。尤其是范读时声情并茂,丰富的表情,优美的声音,自然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黄河颂》一诗时,教师能以雄浑的音色、澎湃的激情、锵铿的节奏进 行 范 读,自 然 会 领 着 学 生去 感 受 黄 河那 奔 腾 的 气 势,豪 迈 的 情 怀 。使 学 生 不 知 不 觉 地 融 入 到 雄 壮 、开阔的意境中。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的范读方式,如播放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或让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读,只要投入了正确的感情,就能从触动学生的情感波澜,就能使他们跃跃欲试,想一睹为快了。
(2)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验朗读的快乐。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朗读形式有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分角色读、赛读等,丰富多彩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语言活动中获得语言感受。如高尔基的《海燕》,语言精炼、优美、节奏感强,全诗充满激情,使人振奋。教师可让学生自由读、齐读、个别读等,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印象,更深入地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再如《范进中举》、《变色龙》这一类文章,多语言描写,可以让学生选定文中不同角色,去揣摩人物的动作、心理,模仿人物语言来读,这种分角色朗读,不仅学生很感兴趣,而且比老师的讲解更能打动学生。 (二)、精心指导,让学生领悟情感
要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掌握基本的朗读方法是朗读教学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朗读技巧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准确的朗读去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与感受。朗读时不仅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楚,还要求把握好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几个方面。
如朗读《天上的街市》,这是一首清朗隽美的夜歌,其音悠扬,节奏轻松柔和、舒缓,感情基调美好、恬静、清新。诗歌的情感需要深情的朗读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和把握。诗歌最后一节写的是“天街闲游图”,“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闲游”、“流星”、“灯笼”则应重读,要突出自在悠闲之感,还要读出“天街闲悠”的浪漫与令人神往的美感。这样朗读,就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主旨了。
又如《皇帝的新装》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前者应指导学生把声
3
调放低,语速放慢,表示这是皇帝的心理活动,说明他心里正在害怕。而后者语言描写则声调高,语速稍快,为的是表示皇帝想显示自己并不愚蠢,就这样一低一高,一慢一快,把皇帝的表里不一,荒唐愚蠢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朗读技巧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朗读水平,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但朗读技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强化训练。 (三)、重视朗读评价
朗读教学里少不了必要的指导,同样也少不了朗读评价,朗读评价既是指导,也是修正,朗读后的评价具有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导向功能。缺少朗读评价,朗读教学是不完整的。
当前人们往往忽略朗读评价,评价语单调、模糊,经常我们只听到如“读得不错”、“真有感情”、“读得真好”或“缺少感情”等这些评价语,这就使学生很难具体理解“好在哪里”。或是“什么样的感情”,所以只有充分重视朗读评价,构建新的评价方法,朗读教学才能发挥其巨大的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里说“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评价,首先要看读音是否标准、有没有做到不错字、不添字漏字、不改字;其次要看读得是否连贯自然,再次,要看有没有通过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当然评价的方法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评价的形式也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评价的目的在于指导和激趣,平时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
朗读按其熟练程度和教学进程,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正确,即读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二是流畅,即正确把握语调,语气连贯;三是传神,即能熟练的运用语音和表情,表达出文章的风格和神采。在教学中,需要进行多种器官协作的训练。用眼看文时,做到准确迅速,不看错,不遗漏;用口发音时,做到口齿清楚,准确流利;用耳听读时,做到能听出朗读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反馈信息;用心理解时,做到正确、迅速,并借助语调、语气和表情,生动的传达出文章的内容和风采。
朗读之前,需要分析作品的内容风格,对文章有深切的理解和把握。比如《春》的清新和明丽,《沁园春.雪》的雄浑,《天上的街市》的飘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豪放,《声声慢》的婉约,《登幽州台歌》的悲慨等等。对其风格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把握之后,才能用想象展开内心的视角,身临其境,体其味,缘其情 ,然后才能渲染语音表情,化声音为形象,把握其情感的起伏,“怒而如潮”,“疾而如驰”,“舒而如云”,以语流的起伏跌宕在听者的心壁上引起同振共鸣,从而实现朗读的艺术效果。
有学者指出“不读是语文的百病之源。”要加强课文朗读,精彩段落、关键句子要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材料。重视了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推动。 在此,我呼吁:还语文课堂以朗读的空间,让琅琅书声成为语文课堂的主宰。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朗读活水来。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