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翔,陕西永寿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咸阳师范学院(原咸阳师专)中文系。历任永寿县中学教师,咸阳市文联干部,陕西日报社《星期天》编辑部编辑。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窗花》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窗 花 耿 翔
①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是这些贴得红堂堂的窗花告诉我,在被雪埋得很深很死的山坡上,还有人家。或许是命里有缘,每次到陕北,都能遇上一些让我动心的剪纸人,并且在回城后很长的时间里,都一心想着她们的面容。就是这次踏雪北上,在除了雪的白色几乎无别的色泽可寻的时候,也有一些生动极了的窗花,会突然从一个极不显眼的地方,亮在一条村道上。
②说句真话,最初让我倾倒,并把窗花看得神物似的,是在好奇地抓住一位剪纸老人的双手的那一次。现在坐下来,坐在这一目了然的雪原上,用没有尘土的心想一想,我迎着风的脊背,也会冒出一层很热的汗来。那时,我就等在她的对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样,在一块红纸上剪些什么。一剪一剪,随着一阵嚓嚓的剪刀之声,红粉似的纸屑,落了一怀。她每动一次剪刀,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在陕北,能让心一次次收缩的东西太多了。细数一下,有一路冲刷出来的壶口瀑布,有震动整面山坡的安塞腰鼓,有躺在沙漠中的红石峡,有悬在黄河上的白云山,还有绥德的狮子,清涧的石板,以及从每一道沟里,甚或每一块庄稼地里,都会随时响起来的信天游。而唯一让我的心收缩得发疼的,是她为我剪一幅窗花的全过程。守在她安详的神态里,我最初的浮躁,也像多余的纸片,被一剪一剪地铰去了,剩下的,正如在她手上成形的窗花,完全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东西。我不想说破,她剪给我的那一对窗花叫什么,但我要说,那里面一定藏着一个很美的传说。那是在陕北的山坡上,比荞麦和苜蓿花还开得热烈的传说呵。那传说中的主角,正盘腿坐在一方土炕上,内心热烈如火,亦平淡如
水地为我铰着她的故事……
③看着窗花,我突然想起,陕北人在如此严实的窑洞里,为什么要安这么大的窗子这么大的门?在这么大的门窗上,为什么要贴这么多的窗花?应该这样说,他们守望的几孔窑洞,仅仅是家园的一部分,而更广大的,还有他们一生躬耕着的土地。他们住在窑洞里,土地上一年的收成,不能把他们送入梦乡。只有这些贴在窗户上、囊括各种风物的窗花,才会让他们觉出,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因此,再不讲究的人家,也不会忘记在贴得拥挤的窗棂上,再添些新窗花上去。
④我不是地道的陕北人,无法说透这些剪纸艺术的真正奥妙。但我深刻地记得,许多剪纸艺人只要一握起剪刀,就进入一种半癫状态。有的剪到入神时,一两天不吃不喝。有的边剪边唱,嘴里尽是些无字句的歌。看着她们,你一定会想,真正的艺术在哪里?真正的大师又是谁?对于这群以食为天之民,剪刀的分量会比镰刀重么?
⑤在陕北,这些出现在剪刀下,一看就勾魂的俗物,能让人一眼望出一条吐纳百川的文化之河。由此,我在对这些窗花惊叹之余,最为看重的,就是创造这种艺术的工具:一把普通的剪子。在这些婆姨们手上,一把剪子,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它能真实或者夸张地铰出存在于陕北的所有物象。谁会相信,这些很抽象的窗花是出自一群文化水平极低的陕北女人之手?有时,我更愿意这样说: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
⑥当我冒着一天的雪花,要敲开一户人家的窑门时,我想,在紧挨着窗户的炕头上,应该坐着一位铰窗花的老人。她那不停的剪子声,应该是在雪的覆盖下,唯一剩下来的一种超越感觉的响动,我也应该在开口说话之前,先去摸一摸这双虽被剪子磨僵,却能铰活陕北的手……
⑦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百家(上)》,有删改] 《窗花》阅读题目:
16.第①段最后一句说窗花“亮在一条村道上”,“亮”是什么意
思?这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从全文看,窗花文化包含哪些内容?请分条简要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结尾,作者想象一位老人在炕上剪窗花的情景,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窗花》参考答案:
16.“亮”的意思是醒目、耀眼。(1分,“醒目”“耀眼”答出任一个即可)突出了窗花的鲜活与鲜艳,表现了作者看到陕北窗花时的惊喜及赞美之情。(1分)这一句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为下文揭示窗花的内涵做铺垫,也与文章最后一句话相照应。(每点1分,答对2点,即得2分)解析:“亮”在这里是“醒目、耀眼”的意思,写出了窗花的鲜活与鲜艳,表达了作者对窗花的赞美之情,起到总领全文、做好铺垫的作用,再结合文章最后一段中“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可以看出开头的“亮”与文章最后一句互相照应。
17.(1)窗花就是陕北人生活的艺术化,(1分)与陕北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有陕北人就有剪纸艺术。(1分)(意思对即可)(2)贴满窗棂的鲜红、热烈的窗花照亮了作者的手,(1分)感染并启迪了作者,使作者的心灵变得纯净。(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结合文章理解句子的含义。(1)句中,“与人俱存”突出了窗花艺术与陕北人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是陕北人民生活艺术化的体现。(2)句中,可抓住句中的“亮”字来谈含义,从表层来看,是窗花的红色映亮了作者的手,从深层讲,窗花艺术及陕北人民对美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感染并启迪了作者,
让作者心灵变得纯净。
18.①窗花中往往蕴藏着动人的人生故事;②窗花是陕北人的精神食粮;③窗花折射出剪纸人的生活及其丰富的想象力;④窗花表现了鲜活的大干世界。(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共3分)解析:从第②段中“……那里面一定藏着一个很美的传说。那是在陕北的山坡上,比荞麦和苜蓿花还开得热烈的传说呵。……亦平淡如水地为我铰着她的故事……”,可以归纳出“窗花中往往蕴藏着动人的人生故事”;从第⑧段中“……只有这些贴在窗户上、囊括各种风物的窗花,才会让他们觉出,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可以看出“窗花是陕北人的精神食粮”;从第④段中“你一定会想,真正的艺术在哪里?真正的大师又是谁?”,可以归纳出“窗花艺术”来源于剪纸人的生活和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从第⑤段中“在陕北,这些出现在剪刀下,一看就勾魂的俗物,能让人一眼望出一条吐纳百川的文化之河”及“在这些婆姨们手上,一把剪子,就是一个大干世界,它能真实或者夸张地铰出存在于陕北的所有物象”,可以看出窗花表现了鲜活的大千世界。
19.①敲门前的想象,体现了作者对剪纸艺术的神往与喜爱;②对剪子声音的描写,突出了剪纸艺术超越寻常生活的艺术魅力,肯定了陕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③对剪纸人双手的描写,表达了对勤劳智慧的陕北人和他们的剪纸艺术的赞美。(每点1分,共3分)解析:本文作者表达了对陕北剪纸艺术及陕北人民勤劳、智慧、热爱生活的赞美,文章最后作者通过想象一位老人在炕上剪窗花的情景,进一步突出这一中心。作者所想象的“老人在炕上剪窗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剪纸艺术的神往与喜爱,文中写剪子声音时,说“她那不停的剪子声,应该是在雪的覆盖下,唯一剩下来的一种超越感觉的响动”,“超越感觉”突出了剪纸艺术超越寻常生活的艺术魅力。写老人双手时,作者写道“先去摸一摸这双虽被剪子磨僵,却能铰活陕北的手”,“磨僵”一词,突出了陕北人的勤劳,“铰活陕北”突出了他们用双手及他们的智慧让生活美好起来,表达了作者对勤劳智慧的陕北人和他们的剪纸艺术的赞美。重要意义。(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