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学科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称 教师姓名 课程标准描述 考试大纲描述 授课时间 学生年级 七年级 课 时 1课时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2.识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3.了解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表现。 本课共有三个子目: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三个子目之间是互为因果:《马关条约》的签订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瓜分中国狂潮则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直接结果,甲午中日战争是瓜分中国狂潮的起因。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遭受到的新教材内容分析 一轮侵略,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丧失了大量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利益。中国在甲午之役的惨败,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由此又激起新一轮救亡图存的高潮。学习本课将为后面学习“戊戌变法”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打好基础。在第一子目中,教材叙述了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对于背景,教材明确指出“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教师需补充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9
实,指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迈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同时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其具体表现就是大陆政策,并指出该政策分为“占领台湾—征服朝鲜—占领满蒙—侵略中国—称霸世界”五个步骤。对于过程,教师可带领学生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进行讲述,并突出左宝贵、邓世昌、丁汝昌等人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给学生播放电影《甲午大海战》中的片段。在第二子目中,教师需重点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来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其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一条应作重点解析:其反映出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并对资本输出的含义进行通俗的解释。在第三子目中,教师应指出列强瓜分中国的方式有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并结合《19世纪末清政府大借外债情况表》《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时局图》作深入讲解。至于“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教师可概括为一句话:实现美国与英、俄、德、日、意、法六国列强在中国的利益瓜分,即由列强“共管”中国。 有利因素:学生已经学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史实,知道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已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法、美、俄等列强从中国攫取了许多利益;学生从课外也了解一些日本近代侵略中国的史实,比如日本侵华战争,知道日本有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不利因素: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主学情分析 9
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发展,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经济侵略手段;日本从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实行明治维新,经过三十年左右的发展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并走上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学生对上述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教师应补充相关史实。 1. 通过阅读教材P24-27,说出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指出列强瓜分中国的方式。 学习目标 2. 通过阅读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图文材料,识别所示战役,指出《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 通过阅读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文字材料,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并谈获得的启示。 重点 难点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 《马关条约》的影响;“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1.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4-27,先请1名学生说出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然后请4名学生叙述四场战役的经过,最后请2名学生说出战评价任务 争的结果和列强瓜分中国的方式。 2. 教师出示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图文材料,要求学生识别所示战役,并指出《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9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教训》节选文字,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并谈获得的启示。 导学过程 展示一幅老照片,这学生仔细观察老照利用历史图片创设情境,福州船政学堂为洋务运动的产物,学生应能迅速回忆起来。 通过生动的介绍,大部分学生应会对四位人物的生平经历感兴趣,并为后面课程的 讲述:这四位优秀的学子毕业后都进入了北洋舰队,他们从小见惯了列强的船舰利炮,因而更加渴望中国的海军也能够强大起来。然而,他们的强军梦因为一场战争而破灭了,这场战争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甲午中日账号战争。 9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及问题预设 张照片是1871年福州片,并借助文字介绍船政学堂第一届驾驶班毕业生的合影。 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片,并简要介绍这张照片中的主要人物:刘步蟾、林泰曾、林永升、邓世昌。 新课导入 猜测照片所反映的历史。 学生认真聆听教师的介绍,通过教师的介绍获取更多的信息。 讲述作铺垫和牵线搭桥。
过渡:这场战争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依据教师的过渡语,明确本课的学习主题及核心问题。 学生围绕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开展学习任务。 在教室内巡视观察,关注每一小组学生填自主学习 写导学案的情况,检查或批改每一小组1-2名学生所做基础感知部分的填空题。 检查每一小组学生核生生互议 对填空题答案的情况。关注各小组的讨论进度,对于深入学习部分答题思路不明依据导学案中基础感知部分的填空题,在教材相应的位置找到信息,并勾画圈点出来,完成填空。 每一小组学生核对填空题的答案,确认无异议后,讨论深入学习部分的材料题或综通过完成基础感知部分,80%的学生应能初步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等基本史实。 通过小组内核对填空题的答案,100%的学生应能初步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合题。经过一轮讨论,过、结果和列强瓜分9
确或跑偏的小组,及时予以点拨;对于答题思路清晰且准确的确定答题的方向和思路,二轮讨论过后,确定答题的要点,组中国狂潮等基本史实。通过一轮和二轮讨论深入学习部分的材料题或综合题,80%的学生应能依据所给材料,深入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影响、失败原因及历史教训。 小组,让其组织答案。织成答案。 同时对各小组在基础感知和深入学习部分出现的共性问题心中有数。 请每一组1-2名学生起立口述本小组深入学习部分的材料题或师生交流 综合题的答案,允许其他小组学生起立补充或修正,并要求回答问题的学生清晰地陈述要点。 归纳、汇总学生深入点拨提升 学习部分展示的内容,补充学生未展示的内容。 每一组1-2名学生起立口述本小组深入学习部分的材料题或综合题的答案,他组发言而本组有不同意见时,积极起立补充或修正。 通过口述、补充、修正深入学习部分的材料题或综合题,90%的学生应能依据所给材料,深入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影响、失败原因及历史教训。 全体学生认真听讲,对基础感知和深入学习部分的知识加深记忆和理解,认识和学学生通过记录知识网络图,应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形成清晰9
对教材内容进行线索式回顾,突出重难点知识的讲述,最后对本节课所讲内容做小结。 评讲迁移应用部分的单选题,对于各小组出现的共性问题做精讲。 习教师补充的知识,最后将知识网络图记录在教材上。 的知识框架,并能掌握不同措施所产生的作用。 独立完成迁移应用部分的单选题,教师评讲之后,订正做错的题目。 第1题考查对甲午中日战争背景的应用;第2题考查对甲午中日战争经过的应用;第3题考查对《马关条约》危害的掌握;第4题考查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方式的掌握。 效果反馈 1. 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此事说明( ) A. 发动中日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主动挑起的 B. 中国力避冲突 C. 日本想发动侵朝战争,独吞朝鲜 D. 发动侵朝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的 2.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曾对将士说:“设有不测,誓与日舰同沉!”这9
堂测设计
一不畏牺牲的誓言最终践行于(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黄海大战 D. 平壤战役 3. 19世纪末,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而与此同时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马关条约》中,能够说明这一变化的条款是( ) A.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 C.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 增辟通商口岸 4.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主要方式有( ) ①抢夺利权;②强租海港;③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④划分“势力范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9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