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新泉 闫翠香 陈方 罗士美 黎淑芬 来源:《教学研究》 2012年第6期
丁新泉1闰翠香2陈方1罗士美1黎淑芬1
(1.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2.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摘要] 分析基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过程,总结出与大类人才招生配套的“管理制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三维教学改革体系,深化学分制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改革和突出产学研教育构成的培养模式改革,完善的大类招生制度、专业选择机制和专业课程拓展构成的制度保证。
[关键词] 大类招生;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O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 (2012) 06-0026-03
大类招生是国际一流大学的通行做法,也是实现培养具有更广阔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目标,追求“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要求。按照大类招生更加人性化,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更喜欢的专业,从而更加尊重学生自己的志向,使得学生有可能重新做更合适选择的机会。时至今日,“按大类招生”已经成为各校重要甚至是主要的招生录取方式。
在大类招生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培养方案无疑需要与之相适应,在管理制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上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培养体系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对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实践,为进一步做好大类招生下的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1 基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过程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对接的最佳途径,高校和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对高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高校是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的人才又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对于一所高校来说,如何回答这两个问题,无疑解决了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培养目标和方案的根本性问题,对于制定新形势下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及次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浙江农林大学与专业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合作,从生源质量分析、CHEFS系统和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评估等三大方面进行调查评估,涉及到就业竞争力、就业流向及变化、工作稳定性、再求职分析、满意度分析和基础课程有效性等重要指标,对于培养模式制定和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导(见图1)。
2 基于大类招生模式下的培养体系
根据大类招生模式的特点,培养出优秀的宽口径本科毕业生,为社会输送更好更多的人才,同时结合浙江省的省情及浙江农林大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培养体系,以确保培养质量,培养体系如图2所示。整个培养体系分为三大块:管理制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三大块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在大类招生形式下,采用合理的平台课程和与之相适应的基础实验;利用多样的专业选择机制和丰富的实践教学改革来指导专业模块的制定,指导课程设计、实习实践、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制定和实施,确保专业模块的实现;同时,在专业课程以外,需要拓展知识,开拓视野,利用通识课、限选课、通识任选课和学生科技创新等补充专业模块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3 与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培养计划
3.1 深化学分制改革
按大类招生对学生能够产生激励作用,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因为学生需要学会选择、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而且要有能力力争上游。同时,各个专业的老师如何利用专业模块课程来增加生源,在压缩学分的前提下,需要不断更新课程来保持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更满意,制定更好更合理的专业模块课程,同时建立起更富成效和更富实际意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真正的提高教育质量。
深化学分制改革,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选择性,一方面,适度压缩总学分和课时,精简课程门数,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毕业最低总学分适当降低;另一方面,实行全面选课制,允许学生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选课和选择授课教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与积极性。平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适度拓宽基础教育,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既要保证专业学习的深度,又要达到强化通识教育的目的。
3.2优化课程结构改革
实践证明,实行大类招生后,通过课程设置可以保证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质量。课时虽大幅度减少了,但只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专业(方向)的教学质量是完全可以保证的。课程结构优化改革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平台+模块成为当下最普遍的课程体系组合方式。浙江农林大学采取了强化实践、提升专业核心课水平、打通相近专业的基础平台等措施,将课程总体分为三大块,即通识课程平台、专业大类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根据专业学科归属的特点,将浙江农林大学本科专业分为工科、理科、农林、经管、文法、艺术等六大类,同一类别的通识必修课保持一致,与通识选修课一起构成课程的通识课程平台;同一大类的大类必修课保持一致,构成专业大类平台;专业核心课精简至8~10门,作为专业的核心内容,专业限选课作为专业方向的模块选修,与专业核心课程构成专业课程平台的主要部分。
同时,为充分体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结构中,加大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比重。着重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学分比例不低于25%,文法经管艺类专业不低于20%;全校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并要求一定的学分比例;每个专业都开设创新创业类体验课程或实践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3 突出产学研教育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更强调学生动手操作、综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的招生形式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要求必须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全面性。针对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倡导集中(短学期)与分散相结合、以集中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走“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着重开发校内外长期合作建设的实习基地,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践技能。
创建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是浙江农林大学的战略愿景,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强的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和浙江现代农林业的未来领导者是浙江农林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使命。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结合浙江经济特征,深入推进多维一体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与省内兄弟高校共同推进了八种类型的实现途径,成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经典模式。“十一五”期间,浙江农林大学通过坚持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15项总体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就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产学研合作教育成为浙江农林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并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成为浙江农林大学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切入点。
实习基地是实习教学的重要场所。加强高校实习基地建设既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应对大学生日趋严峻化的就业形势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学校和企业产学研结合,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实习教学是高校加强大学生专业知识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感性认识、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综合性训练环节。实习基地是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公共平台,是高校教学空间的延伸,是连接高校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借助《浙江农林大学本科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和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契机,力求建设“校内外结合、多种形式结合、国企与私企结合”的三结合实习基地体系。
4专业选择机制
浙江农林大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除大类专业分流外,还有转专业制度和双学位及辅修制度,使得学生有更多更好的专业选择空间。
4.1 专业分流和转专业制度
大类招生的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是一年或者两年之后,这时学生已对相关专业的课程情况及毕业去向等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允许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
有多次机会申请转专业,按大类招生的学生可在大类之间转,专业分流后的学生也可以申请转专业,学校不设统一的硬性要求,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可以申请比较热门的专业,学习稍微靠后但是对本专业确实不感兴趣想换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竞争稍微弱一点的专业。从往年转专业的情况看,一年级的学生转专业多一点,二年级分专业后人数则比较少。由于教学资源等条件的限制,转专业的范围不够大,浙江农林大学将不断的创造条件,扩大转专业范围和加大转专业的宣传力度,让转专业制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4.2双学位和辅修制度
拥有多学科、大跨度、交叉复合知识结构并且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是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必然趋势。双学位和辅修制度给了学生基于学术兴趣而选择专业的自由,就学生个体而言,现代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学习主动性,允许并提供充分的条件使其能够自主构架知识结构,会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比如,当学生对两个知识领域都有浓厚兴趣而无法取舍;当学生出于就业的考虑,放弃自己的兴趣而选择热门专业;当学生无法确定自己的兴趣点和适合发展的领域,需要进一步寻找;当学生为了拥有更多的知识能力背景,以便在就业市场上有更强的竞争力等等。如果大学不能为这些学生自主构架知识结构和自我的学习发展在制度上提供充分的保障,其本科教育一定存在缺陷。浙江农林大学设有法学、英语、国际贸易、会计等双学位专业和辅修专业,允许学生在主修专业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时间修读以上专业,对培养适应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有积极的作用。
5结束语
通过对浙江农林大学大类招生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紧扣“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素质教育核心,培养适应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复合型人才,提出了“管理制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三维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大类招生的需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为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提供经验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