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烽
【摘 要】The elasticity ratio of clothing material was supposed in advance to solve the uncertainty of material elasticity in three- dimensional cutting operation. The modeling design of swimwear was proceeded based on the basic swimwear so as to avoid the ten- sion repeat design of swimsuit. The structur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ody fitted of the non-province structure clothing and the movement function were obtained.%通过预设服装材料的弹率,解决了材料弹性在立体裁剪操作中的不确定性;利用泳装基本型进行泳装结构的造型设计,解决泳装弹力的重复设计,同时掌握无省结构服装与人体贴体度和运动功能的结构关系。 【期刊名称】《纺织科技进展》 【年(卷),期】2012(000)006 【总页数】4页(P73-76) 【关键词】基本型;泳装;结构设计 【作 者】冯烽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广东广州510165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S941.2
泳装的外在廓形紧身合体、分割和施褶造型丰富多样,但在结构的余量处理上无须省道移除,仍需达到合体舒适的穿着效果,这一特性与针织面料的弹性有着密切关系[1]。泳装结构设计运用针织面料的弹性伸缩,与服装结构相连部位的设计量产生互补,使泳装材料的弹性与人体皮肤运动的伸缩能最大限度保持相似,以获得优良的抗束缚性能[2]。泳装基本型充分利用这一特性,通过立体裁剪方法获得基本型的结构与轮廓。 1 结构设计特点
泳装可以分为连体泳装和分体泳装两大类型,腰线的分割成为两大类型形成的分水岭。连体泳装在结构形式上相对完整和严谨,上下装结构的连续性完整,在结构的分割和造型中更容易理解和分析结构之间的联系。选择连体泳装为泳装基本型,可简化结构制图的工作程序,能充分保证设计分体泳装过程中上下装结构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2 针织面料弹性测量
泳装基本型材料可选用中等弹性的针织物,主要是基于不同弹性的针织物制作泳装时,基本型作为泳装的中性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能根据针织物弹性进行合理的数据调节。
在确定制作基本型材料的同时,进行针织物的弹性测试,获得针织物的弹性比率,方法如图1所示。其中A为标尺测试长度区域,是未延展的长度单位;D为延展的弹性比率。其操作方法为:折叠针织品的纬纱,C点固定为测试起始点,A区域为测试长度区域,将针织品问标尺的弹性百分率方向推移,布料末段出现拉伸的百分比率B,显示出面料的弹性。根据需要重复操作和记录,获取平均数值。此测试方法会因人对面料的操作经验而有所区别,也可根据材料制造商提供的弹率直接进行泳装基本型的设计。
图1 弹率测试示意图 3 立体裁剪步骤 3.1 基本型结构线的设置
如图2所示,根据确定好的连体泳装款式,在人台上进行泳装结构和轮廓线的布置。粗线部分为款式结构线,BP点为前胸高点,是前胸乳突的中心位置,乳突点为中心点,作半径5cm圆设为胸杯范围,并作为乳房的模型基础,其形态的设置有利于前胸造型,是胸部造型定位和形式变化的参照依据。前裤裆A线为泳装前片的底摆线。由于人台的下裆内侧位置空间比较小,制作裤裆的位置不容易确定,所以,连体泳装基本型裤裆结构是参考内裤的结构形式完成。后片款式结构线的设置与前片的处理方式相同。 3.2 基本型的人台体测和布样准备 图2 泳装基本型结构线设置
选择一中码女装人台,根据连体泳装外型轮廓,在人台设置基本型结构线。测量基本型的衣长和胸围,确定样布的宽度和长度。如图3所示,根据人台连体泳装的轮廓线测量前衣长CA为61cm,前胸围FE为21cm,同样的方法测量后衣长DB为60cm,后胸围GH为21。
选择弹性比率为25%的针织面料,将面料弹性较大的纬纱方向作为胸围的宽度,并设置前胸围线,样布的长度为前衣长加6cm,作为裁剪的使用量,如图4所示。距离布料边缘5.3cm设置前中线,5.3cm是前胸围21cm乘以25%弹性比率所得的数据。根据人台前领口深,在前中线处开口;后中线的设置方法与前片相同。 3.3 基本型的立体裁剪方法
泳装的立体裁剪方法与梭织服装的立体裁剪方法在操作程序上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使用弹性材料的泳装在余量的处理形式上有很大的区别。如梭织材料服装的余量处理可以通过省道的方法进行移除而达到合体的目的,而使用弹性材料的泳装在起伏
的人体结构上的余量处理方式则根据针织弹性延展的特性进行余量的推移处理[3]。
具体操作步骤为:
(1)如图5所示,将前副样布的前中线与人台的前中线附和,样布高出人台侧颈点3cm作为缝口操作量,样布胸围线与人台胸围线附和,固定前中线的BP点位置,根据人台的插针方向,按前中—肩线—胸宽—下摆的顺序插针固定样布。 (2)按照先前后侧,由上到下的立体裁剪操作顺序按步骤调整前领口、上肩斜、前胸宽和臀部的部位,保持样布与人台皮面的合体贴身,并用针固定待调整。 (3)修剪袖窿,并推平余量,平顺固定。 图3 基本型结构线测量 图4 样布结构线设置 图5 样布与模特的附和方法
(4)胸部BP点到腰线部分开始往侧缝推平,这个位置的余量调整是泳装立体裁剪的重要手法之一。在推移过程中,要根据材料弹性的拉伸程度,合理使用弹性,使样布与人台皮面紧贴,但不能出现折痕和褶皱的现象。如出现折痕和褶皱,则表明拉伸力度过大,需要调整拉伸量。用大头针固定,修剪侧面多余的余量。 (5)臀部前中往侧面推平,与腰部连接处一起调整使样部与人台贴体。由于腰部与臀部连接处是人体最大的凹凸部位,容易出现折痕的问题,在操作过程中要同时往后(后腰)和往下(腿部)两个方向推移,用大头针固定,修剪侧面多余的余量。 (6)按照顺序印刻标注:领口—侧颈点—肩线—肩端点—袖窿—侧缝—脚口—下裆。 3.4 复制纸样
将印刻好标注的样片从人台取下,放置在纸上,对折前中线,并用大头针固定好裁片,根据印刻标注的位置和方向进行泳装轮廓线和结构线的绘制,袖窿可根据活动
量和款式的要求上下调整1.5~2cm。 将裁片移开,在纸样的基础上设计裤裆。
裤裆的设计:根据图6所示进行人台内裤裆的测量,人台内侧AB的距离获得前裆长,对应前衣片下摆AB作为前裤裆长度;测量人台内侧CD的距离获得后裆长,对应后衣片下摆CD作为后裤裆长度,参考女装内裤结构设计构成方法[4],设计裤裆宽为3cm。完成泳装内裆与上装的连接,最后确定绘制纸样。 图6 人体臀部与裤裆的对应关系 4 泳装的运动特性与纸样结构的调整
立体裁剪是静态人体状态下的结构构成方式,对明确人体在运动状态下,材料与结构之间量的互补有一定的欠缺,因此根据针织物材料的弹性特点和游泳运动与肢体活动之间的关系特点,借鉴平面结构设计和人体工程学的结构知识进行优化基本型结构。如图7所示,将后侧颈点A收窄和降低,利用针织面料的弹性特点,可减少人体在做挺胸和向后运动过程中后颈围的空隙;增加肩线的坡度,即降低B点,可增加胸部侧面的收缩,能使上肢做大幅度运动时仍保持一定的贴体;缩小C的长度,减少臀部内侧线的长度,可紧贴臀部与大腿的连接部位,最大限度的保证人体运动过程中的私密安全[5]。 图7 泳装基本型的结构调整 5 泳装基本型的应用
泳装基本型是泳装结构设计的基础,通过基本型的造型变化,可设计不同造型和类型的泳装款式结构(如图8)。泳装结构变化的关联性和独立性,在基本型结构应用的过程中可充分体现,即泳装造型外在形式的变化,并不脱离以胸部和臀部作为核心结构的决定因素。当然,构成泳装结构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基本型提供了泳装结构的主要框架作用,具体到不同款式类型之间的特殊要求和材料性能的约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图8 泳装基本型的结构应用 6 结语
针织面料弹性是影响泳装基本型立体裁减构成的主要因素,基本型裁剪过程中,预先处理好面料弹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基本型款式与结构应用的关联,是泳装基本型立体裁剪操作方法的特点。通过泳装基本型在泳装结构的应用,能直观的在泳装结构造型与外在形之间相互投射和转换,可有效的简化结构设计的操作方法,提高服装制版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徐 东.论泳装结构设计的特殊性[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2000,(5):66-69.
[2] 杨楠楠,将亚明.弹性针织物游泳衣发展的研究[J].纺织导报,2008,(12):110-112.
[3] 王玉红,马 芳.针织贴体内衣结构尺寸分析[J].针织工业,2011,(10):54-55.
[4] 印建荣.内衣结构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55-59. [5] 金条凤.弹性紧身衣的纸样放缩量设置[J].纺织科技进展,2011,(2):74-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