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
本节课的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讲解。首先介绍了地区的产业结构概念,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介绍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其次,介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的表现以及产业升级的原因,最后,以上海为例,进一步深入介绍区域的产业结构如何变化。本节课的内容为为后面第四章产业转移的学习打好基础,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地理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利用资料,总结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
2.结合实例说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
3.结合案例资料,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从区域视角认识地区产业结构。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分析产业结构的特点。
1
3.地理实践力:绘制产业结构的饼状图。
4.人地协调观:说明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空间差异及成因。
2.某一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变化的一般规律与成因。
3. 地区产业结构差异与变化的原因分析
教师准备:课件、学案、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2
【老师】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快速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在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我国极 具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思考:深圳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是哪些原因影响了深圳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
【学生】思考并回答。
【老师】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老师】展示学习目标。
一、地区的产业结构(板书)
【老师】什么是地区的产业结构呢?比如有的地区以工业或者第二产业为主,有的地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都是体现了地区的产业结构。
【学生】思考并回答。
【老师】概括总结:地区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以工业或者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3
【学生】认真听讲,记笔记。
【老师】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因素有哪些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老师】地区产业结构还会体现经济发展水平。我们来看下面的图片,思考下面的地区产业结构以哪种产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又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
【老师】第一幅图片非洲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第二幅图,新加坡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经济较为发达。
【合作探究1】分析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比例,思考以下问题
1. 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比较四大地区的差异。
2.根据表3.2,将现阶段中国四大地区的产业结构比例用饼状图表示出来。
4
3.比较现阶段中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异同,并说明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并发言。
【老师】概括总结:1.比如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地形差异的比较。东部与东北地势低,以平原与丘陵为主,便于生产生活,经济基础好;中部地势较高,以高原、丘陵为主,经济基础较好;西部地势高,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不便于生产生活,经济基础较差。
2. 同学们要认识饼状图,并且会用饼状图表示产业结构比例。
3. 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相同点,我们横向来看。第一产业比重较小,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5
不同点,我们纵向来看。东部第三产业比重相对最高;中部第二产业比重相对最高,工业结构具有过渡性;西部与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较高,第二产业以重工业为主。在分析原因的时候,要注意既要解释相同点又要解释不同点的原因。总体中国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阶段,东部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科技水平高,产业结构转型更加成功,中西部与东北地区还在转型过程中。
【老师】刚才我们提到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那接下来来看第二个问题,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板书)
1.概念(板书)
【老师】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非常抽象,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升级的过程。产业结构变化升级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
【老师】概括总结: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
【学生】认真听讲记笔记。
【老师】既然,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升级过程,所以说产业结构的升级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刚才我们提到了产业结构升级在产业之间的转移。而在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又如何体现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
6
【老师】概括总结:①以轻纺工业为主上升到以重化工业为主;②以原材料为主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③以第一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2.表现(板书)
【老师】促使产业升级的原因有哪些呢?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促使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升级的原因。
(2)改革开放以后和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比较优势和主导产业有什么不同。
【学生】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老师】概括总结:(1)促使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升级的原因主要有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2)改革开放以后,珠三角的优势是政策和劳动力价格较低的优势,主导产业为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的优势转变为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主导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
【老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因素会推动产业不断升级?
【学生】思考并回答。
【老师】从全球看,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比如深圳和上海的转型发展,都体现出了技术在推动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7
【学生】认真听讲记笔记
【老师】结合所学知识再来看课本前边的导入,深圳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思考并回答。
【老师】概括总结:改革开放以前,深圳是以农业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受国家政策引导,深圳从以第一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现在,深圳的产业结构升级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为主。
【老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上海产业结构如何变化的。
二、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板书)
【老师】读图3.17上海市位置示意图,思考上海的地理优势有哪些?
【学生】读图思考并回答。
【老师】概括总结:上海市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汇合处;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
【老师】读图3.18上海市三次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变化,思考近现代以来上海产业结构经历了怎样的转变过程?
【学生】读图思考,小组讨论并回答。
【老师】概括总结:产业结构的变化由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转变过程。
8
工业结构的变化:经历了从轻纺工业一综合性工业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典型升级过程。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老师】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一看,在这些不同的历史时期,上海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1.工业化初期,以轻纺工业为支柱产业。(板书)
【老师】阅读课本思考:这一时期的比较优势有哪些?发展的产业主要是哪些?
【学生】阅读然后概括。
【老师】总结:比较优势:①接近原料产地;②对外联系和贸易频繁。
③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最大的消费市场。发展的主导产业是轻纺工业,明代中叶是全国棉纺织手工业中心;鸦片战争后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和最大的轻工业基地。
【老师】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再来看20世纪50年代后和90年代后,这两个时期比较优势和发展的产业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阅读后小组讨论并发言。
【老师】概括总结: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重工业化战略决策的引导,原有的基础设施、技术和劳动力等优势,形成了冶金、化工、机械设备、纺织四大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后,比较优势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新形势,以及国家优惠政策,良好的工业基础,雄厚的科研实力以及,人才和科技企业的集聚,再加上国家政策
9
的支持,发展的产业主要是以电子信息工业领衔、现代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为主导的工业新体系,以及金融服务业。
【学生】认真记笔记。
【老师】今后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将依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全球影响力,逐步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在这个发展方向的指引下,上海将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发挥其龙头作用,带动其他区域协调发展,这就联系到我们第一节所学习的城市的辐射功能,因为其城市等级较高,上海的辐射功能非常强大,对周边地区,对长三角城市群,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合作探究2】分析贵阳市产业结构的变化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作原料的话,用这些原料可以发展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交易、数据服务、智能制造等产业。
贵阳市的森林覆盖率达46.5%,空气质量优,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小。2015年,经国家批准,贵阳市、贵安新区共同创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至2018年,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10
1.分析贵阳市建设数据中心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读图3.26讨论,随着数据中心基地的发展,贵阳市产业结构可能发生的变化。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老师】归纳概括:1、大数据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高,贵阳市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大数据产业设备对降温有很高的要求,贵阳市位于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夏季气候凉爽,可自然降温;而且水能等自然资源丰富,可为数据中心运营提供充足能源。
2、数据中心基地建设除了带动相关数据产业以外,还可以推动贵阳市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11
改善城市环境,如减少有污染的工业、发展旅游业、拓展交通网等因此贵阳市的旅游、商务、交通等第三产业比重会明显上升,第二产业会有所下降,尤其是污染型重工业比重下降较快。
1.下图中A、B、C示意某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①②③示意该区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读下图可知,该区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
A.A—①,B—②,C—③ B.A—③,B—①,C—②
C.A—②,B—③,C—① D.A—③,B—②,C—①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2~3题。
12
2.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正确的是( )
A.1990年之前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慢,1990年后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快
B.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农业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
C.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且工业结构没有多大变化
D.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约40%,且以金融业为主
3.下列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以后发生的现象的是( )
A.该地区就业机会大增,吸引大量民工涌入
B.工业发展迅速,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
C.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并出现了大量城乡交错分布的景观
D.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1.B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可以得出B时期最早,以第一产业为主;C时期最晚,以第三产业为主,所以B正确。]
2.B 3.C [第2题,1990年之前第一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快,1990年后第二产业结构变化速度慢,A错;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农业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B对;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工业结构变化较大,产业升级,C错;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不到10%,D错。第3题,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以后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劳动力减少,就业机会减少,民工涌入量减少,
13
A错;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环境污染减轻,B错;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并出现了大量城乡交错分布的景观,C对;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向内陆地区转移,不占主导地位,D错。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