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中稻Ⅱ优1104
2021-04-22
来源:年旅网
湖 北 农 业 科学 2010年 3)茶叶渣对砷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线,吸 附主要发生在茶渣表面的活性区位。为单层吸附。 另外,茶叶渣对砷的吸附也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 4)3种温度下吉布斯自由能变化量△Go为负 值.说明茶叶渣对砷的吸附能自发进行.吸附焓变 化量△ 为正值.说明茶叶渣对砷的吸附是一个吸 l, ’ 热过程 参考文献: [1]杨洁,顾海红,赵浩,等.含砷废水处理技术进展[J].工业水 图6热力学参数评价图 由图6及公式(6)和(7)计算可知,在3种温度 下.吉布斯自由能变化量△Go分别为一16.428、 一处理,2003,23(6):14—18. [2]杨中民,杨春芬,木冠南.云南风庆绿茶自溶液中对A 的吸附 [J].应用化学,1994,11(1):80—83. [3]杨中民,杨春芬,王光灿,等.市售绿茶自水溶液中对Au(Ⅲ)离 17.398和一18.647 kJ/mol。负的△G。表明茶叶渣 As¨的吸附可以自发进行 △G。的绝对值随温度升 高而升高。表明高温条件有利于该吸附过程。吸附 焓变化量△ 为正.表明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温 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的进行。熵变AS ̄为正。意味着 子的吸附和解吸附[J].离子交换与吸附,1998,14(5):440— 444. [4]侯明,钱建平,胡存杰,等.改性绿茶对汞的吸附作用[J].广西 科学,2002,9(4):298—301. 茶叶渣吸附As +时在固液相界面的自由度增加In] [5]白卯娟,甘明强.茶叶处理含氟废水的研究[J].茶叶科学, 2009,29(40):325-328.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溶液pH值、反应时间、初始离 子浓度以及温度对吸附过程均有很大的影响。吸附 量随初始砷离子浓度增大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升 高。 [6]许根福.处理高砷浓度工业废水的化学沉淀法[J].湿法冶金, 2009,28(1):12—16. [7]张军科,郝庆菊,江长胜,等.废弃茶叶渣对废水中铅(II)和镉 (U)的吸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4):256—259. [8]RANJANA D,TALATB M,HASANA S H.Biosorption of ar- senic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agricultural residue rice pol— 1)4种浓度下,当反应时间为130 min时。茶渣 对砷的吸附率达到最大.此后基本保持不变,表明 此时茶叶渣对砷离子的吸附基本达到平衡 当初始 ish.[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9,166:1050—1059. [9]MALKOC E,NUHOGLU Y.Investigations of nickel(II)re— moral from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tea factory waste[J].Jour- 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5,127:120—128. 砷浓度由0.2mg/L升至1.4mg/L时.茶叶渣对砷的 吸附量升高,其最大吸附量由29.4 g/g升至32.9 go [1O]CHUTIA P,KATO S,KOJIMA T.Arsenic adsorption from aqueous solution on synthetic zeolites[J].Journal of Haz— ardOUS Materials,2009,16:440—447. 2)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比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更 [11]苏峰,罗胜联,曾光明,等.海带对镉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 适合于茶叶渣对砷的吸附.根据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计算的平衡吸附量与实测吸附量较为接近 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9,3(5):857—860. 杂交中稻Ⅱ优1 104 品种来源:定远双丰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用不育系“Ⅱ一 粒数164.1粒,实粒数137.8粒,结实率84.O%,千粒重27.75 32A”与恢复系“R1104”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 2009 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 鄂审稻2009003 品质产量:2006~2007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 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出糙率 80.7%,整精米率61.5%,垩自粒率58%.垩白度7.0%,直链 淀粉含量24.8%,胶稠度45/lqm,长宽比2-3 两年区域试验 g。全生育期134.7 d,比两优培九短2.2 d。抗病性鉴定为高感 白叶枯病.高感稻瘟病 田间纹枯病重。 栽培要点:①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鄂北4月中旬播种. 江汉平原、鄂东4月底至5月初播种.秧田每公顷播种量 150kg,大田每公顷用种量15 kg。播种前用强氯精浸种,预防 恶苗病;秧苗一叶一心期适量喷施多效唑,培育带蘖壮秧。② 及时移栽。插足基本苗。秧龄3O~35 d移栽。大田株行距16.7 平均单产9 056.7 kg/hm2.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7.80%.增产 极显著。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迟熟籼型中稻。株型较紧凑,株高适 中。田间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茎秆较粗壮.叶色绿,剑叶中 cmx23.3 cm,每穴插1 2粒谷苗。③科学肥水管理。一般每公 顷施纯氮187.5~225.0 kg,氮磷钾配合施用,后期注意控制氮 肥用量。前期浅水勤灌,够苗及时晒田防倒伏,后期干湿交 替,忌断水过早。④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曲 病和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长较宽、斜挺。穗层较整齐,穗较大,着粒较密.结实率较高。 谷粒中长型.稃尖紫色。无芒.成熟期转色较好 区域试验中 每公顷有效穗252万,株高123.6 cm。穗长22.3 cm.每穗总 适宜范围:适于湖北省鄂西南以外的稻瘟病无病区或轻 病区作中稻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