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拟和真实之间-兼谈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
2022-09-01
来源:年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文杂志2002年第4期 在虚拟和真实之间 ——兼谈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 韩振华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对于“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这一命题,不能只从网 络技术即将催生所谓的“世界文学”这一维度来探讨,似乎首先应该追问的是网 络时代文学自身的合洳}生问题。相关于此,米勒发表《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 继续存在吗?》一文指出,由于新媒体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哲学、精神 分析和情书将会消失;文学研究的边缘性是一种常态。本文拟就米勒文章中的一 些观点谈一点看法,并引中着展开对网络时代的文学及比较文学特征的探讨。 关键词 网络比较文学合法性虚拟真实 [中图分类号】1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 f2002)04一o080—05 2001年第一期《文学评论》上发表了 的“比较文学的危机”? 米勒的阐述,尤其是德里达的这段话 美国学者J・希利斯・米勒的大文《全球化时 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这篇文章在 很容易使人想起先前哲人的类似论述。 这样一个被“判定”为“文学边缘化”的 我们依稀记得,1818年黑格尔在他的 时代和国度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辩。在此, 美学讲演录中指出,艺术已经历了“象征 笔者把引发米勒多种情愫(其中有很大一 型一古典型一浪漫型”的发展历程,在现 部分是“反感”)但在分析中被他加以印证 代这样一个“散文化”的社会状况中,艺 的引自德里达《明信片》的一段话抄下, 术必将被“比艺术更高的形式(指宗教和 哲学)”所代替。他得出的这个“艺术死 亡”的结论无疑是对艺术所作的“葬礼演 说”,遂被人称作艺术的“米涅瓦”预言。 我们也依稀记得,比较文学中的相关话题 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 最早出现在四十多年前。1955年8月,美 存在。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 国学者雷内・韦勒克在第二界国际比较文学 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 大会上宣读了《比较文学的危机》的著名 在这里,我又遇见了那位上星期六跟 论文。这篇演讲一直被当作比较文学美国 我一起喝咖啡的美国学生,她正在考虑论 学派“闪亮登场”的宣言书。韦勒克花很 文选题的事情(比较文学专业)。我建议她 大气力批评了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方法, 选择二十世纪(及其之外的)文学作品中 他指出,“题材和方法的人为的划分,关于 关于电话的话题,例如,从普鲁斯特作品 来源与影响的机械的概念。文化民族主义 中的接线小姐,或者美国接线生的形象入 的促进因素,不管这种民族主义是多么气 手,然后再探讨电话这一最发达的远距离 度宽容——在我看来,这些似乎就是比较 传送工具对一息尚存的文学的影响。我还 文学历时长久的危机的症状”。比较文学到 向她谈起了微处理机和电脑终端等话题, 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传统的影响研究在 她似乎有点儿不大高兴。她告诉我,她仍 新的国际国内背景(政治、经济、文化) 然喜欢文学(我也是,我回答说)。很想知 下已经显现出狭隘化倾向,一种新的研究 道她说这句话的涵义。 态度和研究方法的出现已成为必然趋势。 又一个“米涅瓦”预言。还是新 其他的危机,如八十年代的“理论化”危 ……一因为这段话也是笔者展开论述的一个参照 点。 。 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 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 、・80・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文学研究 机等等,也时时在“侵扰”着比较文学研 自我调整,人文学科在他们的推动下正一 究,但比较文学并没有因这些危机而消亡, 步步前行。正如德里达于去年9月12日那 反而时时创新,在创新中保持着持久的生 样一个非常时刻在复旦所作的讲演 {,'Prefession的未来和无条件大学》中提到 命力。 时间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新 的,“解构权即一种无条件提出问题的权 媒体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一个 利,它针对的不只是人的概念历史,而且 被命名为“网络时代”(德里达称之为“电 信时代”)的时期即将来临。信息产业成了 新经济的代名词,新经济的弄潮儿在制造 着一个个经济神话。尽管经历了股市的风 风雨雨,现代社会却在它的推动下一步步 走向网络化,从政府到企业到学校,无不 如此。逐渐显形的网络时代不但悄悄改造 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悄悄改造着人们的 精神世界,“网络文学”在这个背景下蓬勃 发展起来,从大的综合性网站开辟文学专 栏.到文学网站出现,一个尚待定义却又 鲜活生动的事物鼓噪着人们的心。一些学 者敏锐地发现,传统文学、哲学、精神分 析甚至情书的存在方式,自从印刷术发明 以来又将面临着新的改变。笔者认为这些 人文学科在新的时代中的命运不是逐步走 向消亡,而是势必发生从形式到内容的深 刻变革。 黑格尔的“米涅瓦”预言,其实是一 个审判趣味留在古代的玄思家的悲观论调, 抑或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对“散文化”时 代的批判。事实上,只要转换一下思维角 度,“艺术消亡”的命题就不复存在了。例 如德国艺术史家w・沃林格的《抽象与移 情》,就站在黑格尔思维模式之外作出了对 艺术发展的新诠释。至于韦勒克所说“比 较文学的危机”,其实是他在新的时代背景 下,看到了传统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弊端 而力图匡世救弊的举动(当然,韦勒克的 演讲中,已包含了对舍弃文学性而理论化 或行比较文化之实的批评,这一点下文还 要论及)。德里达和米勒无疑也是极度敏感 和极具问题意识的理论家,他们敏锐地觉 察到新的电信媒体对人文学科的冲击,他 们勇于批判和解构,似乎在以自身的努力 加速人文学科的“终结”。其实他们的举动 何尝不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作出的积极的 还包括批评概念的历史、提问的方式及其 权威、思想的质疑形式”,“无疑这将象是 种信仰表述:一个教授者对信仰的表述, 不过,他好象又是请求诸位允许他对其职 业习惯的不忠或背叛。……这种信仰就是 对大学的信仰,对明日人文科学的信仰。” 这些话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他的人文批评态 度和勇于担当的人文精神。今天的专业批 评担当并获得了一种和以往不同的新的角 色,这个角色正像米歇尔・福柯所言: “他努力在时代的惯性和约束网中探查 并指明弱点、出路和关键联系,他不断变 换位置,既不知明天的立场,也不去限定 今后的想法,因为他对现状的关切超过了 切。”(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引言》) 正像有的论者所指出的,“米勒的观点 与他所处的美国社会现实和文学发展有关, 与解构主义遇到的危机有关,与技术理性 的张扬、人文精神的失落有关” (李衍柱 语,见9月20 H《社会科学报》第五版)。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学不得不变尽方 法来跟新媒体进行竞争;文学虽然有这样 或那样的改变,但文学不会消失,因为文 学的存在不决定于媒体的改变,而决定于 人类的情感生活是否会消失。”(童庆炳语, 同上)这一点即使米勒本人也承认,“我坚 持认为,文学研究从来就没有正当时的时 候,……但是,它会继续存在,就像它一 如既往的那样,作为理性盛宴上的一个使 人难堪、或者令人警醒的游荡的魂灵。” (米勒原文) 米勒或德里达提出的难题在一定程度 上已得到了回答。但是,在即将到来的网 络时代,文学及文学研究将发生怎样的深 刻变革呢?我们应该采取何种对应性调整? 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这是每一个人文学 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一・81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人文杂志2002年第4期 二、网络时代的文学:在虚拟和真实 从外部到内部的深刻变化,势必将影响到整 之间 个文学创作,而这些在总体上将成为“网络 时下关于“网络文学”的讨论颇让人 时代的文学”的特征;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避 莫衷一是。有的论者关注于“网络文学” 免陷于当下关于“网络文学”的泛泛争论。 一词的界义,他们把网络文学分为广义、 当然,笔者在文中将不可避免地用到“网络 狭义两种,指出严格的“网络文学”应该 文学”的概念,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指那些狭 是那些“网络原创文学”。有的论者关注于 义的“网络原创文学”,具体是指那些“首次 网络文学之不同于其他文学样态的特征, 在网上‘发表’的文学作品,包括那些经过编 大部分认为网络文学具有较高的自由度, 辑、登载在各类网络文学刊物上的作品,个 并具有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个人化 人主页、电子公告栏上不经编辑、个人随意 等特点,认为网络文学事实上已构成了对 发表的文学作品,以及一些电子邮件中的文 传统文学的挑战。有的关注于网络文学稿 学作品,甚至包括公共聊天室里具有文学性 费、版权等法律、责任规范问题。再有的, 的对话等。”(王强《网络文学的兴起和发 也是较多的人关注的是网络文学所带来的 展》,见2000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第六 文学观、审美意识的变革,赞美者欣赏网 版)。 络文学的平民化意识和自由的再创造性, 网络文学的兴起是建立在新媒体技术 认为网络文学是文学的本体回归。反对者 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点恐怕无人反对。据 认为网络文学的审美意识是平面化、片断 此,有人大胆预测一种三维的立体画面、甚 化的,网络文学充斥着很多精神垃圾和糟 至气味、季节和气候的“实际”变幻,在将来 粕;也有持反对意见的论者认为,真正的 也可以在“阅读”中实现——看作文学文本 文学功能不会因为网络这一技术化因素发 的视听化,或如贝尔所称的“视觉文化时代” 生改变,因此“网络文学”根本就是一个 的特征,而不放入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虽 伪问题……。笔者无意于介入这些论争, 然笔者坚信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纸媒也会 因为笔者认为如果撇开文本而各执一端作 实现这些效果。就那些运用网络语言、具有 “玄对玄”的论争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关于 网络特色的文学文本来说,它们实际上虚构 网络文学的研究正如网络文学自身的发展 并展示了一个似乎真切存在的“网络时代的 一样仍然是不成熟的。在笔者看来,学院 生活”,为读者参与者提供了一种新生活之 派批评者对待网络文学的认识会经历一个 可能。“网络时代的生活”显然也是建立在 过程:首先是注意到它,然后是泛泛地讨 技术基础之上的,这种生活现阶段还只是 论它,其中包括对其一般特征的归纳和对 “存在”于有过真切的网络体验的人的心中, 其界义的讨论;再次才是解读和探讨具体 无法想象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网络的人能 文本,最后对网络文学的认识才能在理论 够体验到网络文学文本的全部“妙趣”。传 上达到一个新的层次。显然,当下关于网 统文学文本的确也可以营构一种虚幻的生 络文学的讨论还鲜能提升到较高层次,在 活情景,也可以使读者留连忘返,“三月不知 主要文学研究期刊上很少能见到对具体网 肉味”;经网络文学文本而体验到的网络生 络文学作品的研究就是一个明证。文学研 活则具有更大的号召力,而这种“体验”因为 究者一方面在私下里津津乐道于网络文学 有技术性因素加入,实际上是半真半幻的, 作品,一方面却在正式批评实践中对其不 “庄生梦蝶”的体验成为每个在线“冲浪”的 屑一顾;笔者认为这中间有明显的学术歧 “网人”的真实经历。而且,这种体验经历因 视,至少是学术短视。 为巨大的诱惑力和与现实生活转换的便利 这里将讨论对象定义为“网络时代的文 性,可以十分强烈而真实地“充当”一种现实 学”,一方面是笔者认为网络文学文本作为 生活,在它潜移默化影响下的现实生活也将 新生的重要文学现象,势必将导致文学活动 发生某种深刻变化,更深刻的变化或许在于 ・8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文学研究 在网络文学活动中那种“从笛卡尔一直到胡 塞尔的哲学所赖以存在的主客体之问的二 元对立被极大地削弱了”(米勒语),这种生 活状态将被轻易地带人现实生活中——一 种似乎“戏剧化的生活”即将显形。 从上述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得知,网络文 学文本相对于传统文学文本实质上完成了 种语言模式的转换,并且这种转换不完全 是外在形式的,更深刻的可能倒是在实质上 的转换。如果我们把它对传统文学甚至现 一感受方式和感受经验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 不仅受制于自然的物质的条件,也受制于社 会的历史的条件;网络时代的文学当然也应 作如是观。在这样的前提下,重新思考马克 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其他著作 中关于人的潜能的充分实现与虚幻性关系 的精彩论述,重新细读本雅明在《机械复制 时代的艺术》中对现代艺术特征(本质?)的 揭示,也就具有了迫切的当下性意义。 三、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研究:可能性 实生活的错综复杂的渗透、影响作用加以充 分考虑的话,那么网络时代的文学特征也就 凸现出来了,即其本身显示了一种打破虚幻 与现实之间差别的努力,它将启示一种艺术 化和生活之路。关于这种语言模式的转换 及其结果,徐珂有一段精彩的论述:“网络文 学艺术化的生活打破了在场 在场的界 限,符号变成了虚拟的现实世界;而且这种 虚拟世界更加拓宽和深化了人们的生活,被 作者或欣赏者在内的所有主体所亲身体验; 它虽然与现实世界仍有一定距离(虚拟),但 与传统符号转换模式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生长为一种独立自主的空间文 化;以虚拟现实空间把作者、欣赏者、虚拟生 活(包括世界和作品)同时同步地连接起来, 使虚拟立体运动图画直接达到与现实世界 和心灵世界一致的效果,从而对传统符号模 式完成了截然不同的变革,使其向表达生活 的真实状态不断地迈进。”(《语言转换模式 和网络文学的发展》,见人大复印《文艺理 论))2001年第6期)。明白了这一层,再去思 考与之相关的网络时代文学的本体、文学主 体、文学批语与研究方法等等问题,才会具 备较坚实的基础。 我们展望网络时代的文学图景并没有 忽视多种因素(内、外)的错综影响,也并不 是为之唱赞歌。必须充分考虑到它是一个 与大众文化共舞的正处于生长和拓展中的 领域,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它与传统文学的错 综杂糅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 它是技术进一步渗入文学后所产生的纵深 迷幻。但是,我们必须认可的一点是,新的 艺术形式的出现,它带来的是人类对艺术的 道路与“异化”之途 网络时代的文学活动特色当然不止于 以上论述。例如,有的论者指出,“‘读’的概 念也在改变,线性的(1inear)阅读习惯被打 破,出现了枝节的(noda1)或组块的阅读形 式”,而“阅读方式的变革给人类增加了一个 符号的世界,它既拓展了精神生存的空间, 又阻断了人与自然间的原始亲缘关系,导致 感觉的退化和思维的抽象化,引发了认识与 情感、理念与想象之间的分裂与对峙。”(叶 舒宪《阅读革命与文化变迁》,见《两种旅行 的足迹》。顺便指出,笔者并不同意“感觉的 退化”仅仅是“阅读方式的变革”的结果;叶 先生这样立论显然有失严谨。)就是文学理 论批评,尤其是其中的比较文学研究,也会 在网络时代发生些许变革,下面试就“网络 时代的比较文学”这一命题展开论述。 勿庸置疑的是,网络时代因为信息道路 的通畅,将实现更大程度的资源共享。这就 为比较文学研究者提供了丰富而即时的相 关信息,为进行研究和批评提供了坚实的物 质保障。另外,就网络文学来说,许多网络 文学文本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展示或消弥文 化冲突的努力。如海外的华文网络文学, “整体上还是走不出‘怀旧’和‘描写文化冲 突’两大流派文学的特点”(少君《北美华文 文学中的网络文学》,见《台港文学选刊》 2001年第7期),它们本身就可以作为活生 生的比较文学研究对象。再者,从具体操作 方法上说,现代高科技实际上保证了一种定 量、定性并可及时调整的方法的可行性(欧 阳友权《高科技对文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挑 战》,见人大复印《文艺理论》2001年第6 ・83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人文杂志2002年第4期 不必也不可能“僭越”整体性的比较文学(倒 期)。 从较深层面说,网络时代是与全球化时 是那些从来就是纯粹比较文化的研究作品 代的发展相同步的。文化人类学者叶舒宪 在表面上构成了对比较文学的冲击)。比较 先生曾撰文指出,与口头文化对应着原始社 群组织、印刷文化对应着部落集团或国家不 同,“电子文化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国际 性视觉图像语言,它根本无视种族、地域、国 家、方言的种种界限,大大促进了信息、知识 的跨文化分享和全球一体化进程,消解着形 形色色的坐井观天式狭隘心态和自我中心 主义的错觉,培育着以宽容、平等精神面对 异民族异文化的相对主义心态”(《电子时代 新的人性》,见《两种旅行的足迹》)。叶先生 显然是从人类学的宏观视野得出了一个较 乐观的结果:电子时代(网络时代、全球化时 代)中,“地球村”的村民们将在“和而不同” 的原则下和睦相处。然而同时我们也应注 意到,由于受到实际利益的支配及众多复杂 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那种文化大同的理 想从某种程度上说,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乌 托邦。由此。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的文化冲突 (不仅仅是如亨廷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 还有更现实的政治、经济的考虑)依然存在。 综上,在文化相对主义原则下的文化大同趋 势与由文化接触等原因导致的文化冲突的 趋势将共同存在下去。在这样的国际文化 背景趋动下.比较文化研究将继续存在并获 得巨大发展。因此,比较文学中关于文化研 究合法性的争执也将继续存在,并有可能达 到白热化程度。 对于当下“比较文学正向比较文化转 向”的说法笔者不甚同意。在笔者看来.比 较文化近几十年在国际学界发展迅猛,并逐 渐深化,这是毫无疑问的。在一定程度上也 可以说它是比较文学的深化。因为文化对 产生于其中的文学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背景 的问题,更确切地说,文化是文学的构成性 要素,“文化绝不只是文学背景或‘语境’,也 是文学构成的整合性要素”(叶舒宪语,转引 自蒋述卓、闰月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中西比较文论研究评述》,见《学术月刊》 2001年第4期),比较文化是比较文学的题 中应有之义。但是,此种意义上的比较文化 ・文化因为自身视野宏大,具有阐释、解说的 先锋性和超越性,优越之处是明显的。与此 同时,比较文化又具有化约性和专制性品 格,显然与文学本身具有的自由品格(主体 的、感性体验的、想象的、反专制的品格)相 悖,并且忽视了感觉的整体性、修辞的多义 性和美学结构的复杂性。正基于此,比较文 学不可能被比较文化收容整编,其自身具有 不可替代性;另外,需要提醒比较文学研究 者的一点是,即使发挥比较文化的积极作 用,在面对文学文本的时候也得尊重文学想 象世界的特殊方式,先从语言和形式下手, 从形式到内容,不可直奔意识形态结论。 其实,在笔者的设想中,网络时代的比 较文学除去比较文化将获得巨大发展以外, 还有极重要的一支将获得从小到大、从弱到 强的发展:它适应于网络时代人们对美与自 由的渴望,关注当下被称作平面化、碎片化、 欲望化的边缘创作作品;它遵循并张扬一条 重情感体验(甚至唯情感体验)的唯美化批 评之路。人们据以将发现在跨越时空、语 言、文化的界限之后,人类情感世界的更多 相通点。网络时代生活特有的“虚幻性”特 点将帮助人们本能地震惊并沉浸在这些相 通的体验中,比较文学对这种现象的解读也 将相应地带有较强烈的体验性特征…… 四、结语 A・托夫勒十几年前为之欢呼的“第三次 浪潮”,事实上早已成为每个人每时每刻都 体验着的生活情境。因此,希望本文的所有 论述.不会成为对明日即将到来的生活情景 的“危言耸听”;也希望读者不要仅仅把它当 作“技术决定论”的翻版,而对身边悄悄发生 的变化习焉不察;更希望读者在批评本文作 者缺乏文本分析而驾空立论的同时,真诚地 在属于我们今天和明天的文学作品中体验 生存,作“诗意地栖居”……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杨立民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