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DEA模型的中国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效率评价

2024-08-12 来源:年旅网
基于DEA模型l2『 甲国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效率谇价 口王芬 口潘杰义 西安710129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摘要: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创新效率评价,对于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 运用创新的两阶段模型,应用DEA方法中的C2R和BC 模型,计算我国31个地区在创新两个阶段的CRS、VRS有效性和 规模收益情况,通过这些数据分析了各地区在创新两个阶段中的研发有效性和经济转化有效性。 关键词:创新效率两阶段模型DEA方法 中图分类号:G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998(201 1)07—0056—04 胜钢和彭建华[83将区域创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是创新投入转化成科技产出的阶段.这阶段的创新绩 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了一个从传统生产要素驱 动向创新要素驱动的新阶段。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 效体现了创新过程中的研发有效性:第二阶段是科技 产出实现经济效益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创新绩效体现了 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 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区域创新系统是 创新系统的经济转化有效性:并运用DEA方法中的 C2R模型,对各地区或部分地区的创新两阶段的效率进 行了分析。DEA方法的评价对象是决策单元(Decisi0n Making Unit,DMU),评价的结果是所有决策单元的相 对有效性,也就是在所有的组成集合中.根据各个DMU 国家创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创新系统主要由 开放的各个区域创新系统连接而成.区域创新系统的 建设是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的前提和组成部分.没有区 域创新系统的内外协调.就不会有国家创新系统的质 量和效率…。因此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创新效率 分析,对于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 有重要意义 的输入和输出,通过利用一定的模型.计算DMU的输 入输出是否对于其它DMU是最优的。如果最优.则该 DMU有效,否则,DMU无效 C R模型中评价决策单元 1 文献综述 区域创新绩效的主观评价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这些 方法都需要主观地为各个指标打分或者设权重 其中有 代表性的研究是由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每年推 的有效性是同时达到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的综合有效 性,所以只通过C2R模型无法分析决策单元的无效是 规模无效还是技术无效。BC2模型可以用来评价决策 单元的技术有效性。本文将同时运用C R模型和BCz 模型对我国31个地区的两阶段创新效率进行分析 出的一份《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还有一部分学者从 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比较关系.来衡量一个区域的创 新绩效.比较常用的有生产函数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Miehael Fritsch运 2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创新必须使创新构思获得商业化的成功.即必须 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只产生技术成果而不产生经 济价值的技术创新不能称之为创新[7 3 从创新投入和 创新产出的经济实现角度。本文同文献[5]、[6]、r7卜一 样认为创新有两个阶段:即科技创新实现阶段和经济 转化阶段。如图1所示 用知识生产函数方法测量和比较了11个欧洲区域创 新系统的质量 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的R&D活动生 产力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中心一边缘”范式.的确 存在显著的有利于R&D活动的聚集经济[2]。 Nasierowski W和Arcelus FJ用两步骤DEA方法测度 并分析了45个国家的创新效率。发现技术创新规模、资 源配置对生产率的变化有重要影响[ 。刘顺忠和官建成 在国内首次运用DEA方法分析了我国各地区创新系统 的特点.并对各系统的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4]。 官建成和何颖[ 、魏久檗[ 、谢建国和周露昭 、任 收稿日期:2011年1月 2011/7 机械制造49卷第¥63期 其中第一阶段创新投入包括创新人力和资金投 入。以及创新管理资本[9].由此建立第一阶段投入指 标:科技活动人员(万人),科技经费支出额(亿元),地 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高技术 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亿元)(2005年数据)。科技活 动人员(万人).科技经费支出额(亿元)分别是创新人 力和资金投入情况。创新管理资本是由池仁勇、唐根年 首次提出的.他们用民营企业家数量作为具体衡量指 标。本文认为。结合政府在我国经济结构中起的巨大推 第二阶段中.投入指标有2个。产出指标有3个,故m= 2,p=3。 为第 个决策单元对第i种投入的投入量, 为第,个决策单元对第r种产出的产出量。 是选定 DMU。对第i种投入的投入量,y,o是选定DMU0对第r 种产出的产出量。s 为各投入的松弛变量,s:为各产出 的松弛变量;占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0,Ajq=l,2,…n), s ,s:为待估计参数。当0=1,则DMU0为CRS有效;当 ≠1时,则DMU0非CRS有效。当 A,=1时,DMU0 =1 动作用.以及技术创新的绝大部分成果是由高技术产 业推动的.所以选择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 出的比重(%)和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亿元) 作为创新管理资本的具体衡量指标。 第一阶段的科技产出包括专利和科技论文 第一 阶段产出指标为:专利申请授权量(项),国际国内论文 总数(“国际论文”指SCI、EI和ISTP 3个检索系统收 录的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论文数之和 “国内论文”指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 数据库CSTPCD收录的论文)。创新投入到产出有时滞 性,现有文献选择延迟时间一年或两年居多。本文选择 每个阶段的投入到产出的延迟时间为一年.所以第一 阶段的产出数据是各地区2006年的数据 第一阶段的 科技产出是第二阶段的投人,第二阶段的投入指标为: 专利申请授权量(项),国际国内论文总数(2006年数 据)。 第二阶段产出指标为: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亿美 元),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亿元),技术市 场成交合同金额(亿元)(2007年数据)。这3项数据比 较全面地衡量了科技产出的经济转化效果 由于创新 投入到产出的延迟时间是一年.此阶段产出指标为 2007年的数据 min (L 、i耄= r1 = ,1 J C R .互 钾『:= 】,2,…m (1) + 入iyd—s r=yro r=l,2,..-p A;,s ,s ≥0 C2R模型是DEA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模型.可以 计算出各阶段的CRS(Constant Return to Scale)效率. CRS有效等价于技术有效同时规模有效 对于某个选 定的决策单元DMU。(下标设为0),判断其CRS有效 性的C2R模型的数学表达为式(1)。其中n是决策单元 (DMU)的个数,每个DMU有m种投入。p种产出。本 文的决策单元是我国31个地区,故 :31 第一阶段 中,投入指标有4个,产出指标有2个,故m=4,p=2。 机械制造49卷第563期 具有恰当的投入规模,为规模收益不变;当 A <1 =1 时,DMU0为规模收益递增;当 A >l时,DMU0为规 =1 模收益递减。 在c R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中加入 A =1得到 =1 。 BC:模型的数学表达公式。在BC2模型中,最优前沿面 上的地区仅为技术有效。不考虑其规模报酬的变化.用 来判断每个DMU的VRS(Variable Returns to Scale)有 效性。VRS有效仅为技术有效。当0=1,则DMU0为 VRS有效;当 ≠1时.称其非VRS有效。 3计算结果及分析 本文选取2005年~2007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 自治区的创新投入与产出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和中国科技统计网(http:// WWW.sts.org.cn)的中国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其中西藏 2007年的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缺失.计算中取0。通 过使用lingo11.0,解出模型中的未知参数0, A,,s 一, i=1 s,。表1和表2分别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计算结 果。表中0。、Si-、s r+、 Aj是由C R模型计算得出,02是 J=1 由BC2模型计算得出 第一阶段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湖 北、湖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新疆、云南为CRS有 效.其它地区均非CRS有效。CRS有效的地区其VRS 也都有效。非CRS有效但VRS有效的地区有黑龙江、 安徽、贵州、西藏。非CRS有效同时非VRS有效的地 区有天津、河北、辽宁、吉林、福建、河南、山西、内蒙古、 江西、广西、海南、青海、宁夏。这些地区在第一阶段同 时技术无效、规模也无效。其中山西、内蒙古、江西、广 西、海南、西藏、青海、宁夏CRS<0.7。CRS效率较低.研 发有效性亟待提高。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 东、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新疆的 2011/7回 ∑A =l,规模收益不变;∑A >1规模 』=1 J=l ’ 表1第一阶段计算结果 地区 收益递减的只有辽宁; Aj<1规模收 J=1 0l 1 0.803 1 0 0 S2 O O 3 O d 0 S1 O 0 s 0 O ∑A 02 =1 北京 天津 1 0.409 1 0.817 益递增的有天津、河北、吉林、黑龙江、 0.883 6l3.862 安徽、福建、河南、贵州、山西、内蒙古、 江西、广西、海南、西藏、青海、宁夏。 第二阶段北京、上海、江苏、广东、 河北 山西 O.77 0.693 0.988 3.57 0 21.067 0 0 O 0 0 0 0 O O.59 0.617 O.77l O.7l6 内蒙古 0.406 辽宁 0.721 0.182 O 0 5.572 0.232 0 0 0 O 0 O 0 0.106 0.505 1.042 0.722 天津为CRS有效.其他地区非CRS有 效 非CRS有效但VtlS有效的有西 吉林 0.812 O 1.992 15.678 O.249 0 O O 0 O 0 0.453 O.67 0.827 1 黑龙江 0.996 0.547 120.255 藏、青海。非CRS有效同时非VRS有 效的有:福建、江西、山东、陕西、内蒙 古、贵州、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 江、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 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甘肃、宁 夏、新疆。除了北京、天津、上海、江苏、 广东 A =1,规模收益不变以外,其他 ,=1 各地区∑A,<1,规模收益递增。大部 J=1 分地区S +冗余量大,说明高技术产品 出口额产出不足 4 结束语 两个阶段同时达到CRS有效和 VRS有效的4个地区为:北京、上海、 广东、江苏。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 组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oo8))中综合创新能力前4名也是这4 个地区 第一阶段研发有效性亟待提 高的有山西、内蒙古、江西、广西、海 南、西藏、青海、宁夏。这几个地区在第 一阶段要注意提高规模有效性.政府 和企业可以通过增加科技经费、加强 引进科技人才来增大创新投入的力 度。提高研发有效性。在第二阶段除北 京、上海、江苏、广东、天津外,其它地 区的经济有效性都很低.高技术产品 出口额产出不足,且规模收益递增。说 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在科技成果转化为 经济效益的过程中.需要提高技术向 产品的转化效率。 参考文献 『1] 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 探讨[J].科研管理,2000,(2):43—48. [2]Michael Fritsch.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I58I 2011/7 上海 1 O O O 0 O O l 1 江苏 1 O 0 0 O 0 0 1 1 浙江 l O 0 O 0 O O 1 1 安徽 0.984 1.128 56.674 0 0 868.725 0 0.583 l 福建 0.743 0 O O.713 0 O O 0.555 0.753 江西 0.586 O.665 O O.13l 76.468 O 0 O.268 0.687 山东 1 O O O 0 0 0 1 1 河南 0.875 3.083 O O 0 O O 0.747 0.877 湖北 1 0 O 0 0 0 0 1 1 湖南 1 O 0 0 0 O 0 l 1 广东 1 0 O 0 0 0 0 1 1 广西 O.55 O 0.714 0.327 O O O 0.279 0.579 海南 0.662 O O 0.439 6.971 O O 0.052 O.9O3 重庆 1 O 0 0 O O O l 1 四川I 1 0 0 0 0 0 0 1 1 贵州 O.818 0.554 O O.148 64.228 O O 0.142 1 云南 l 0 0 0 O 0 O 1 l 西藏 0.647 0.104 O 0.277 O O 71.863 0.0l6 1 陕西 1 0 0 0 0 0 0 1 l 甘肃 l O O 0 0 0 0 1 l 青海 O.610 0 0.707 0.360 0 14.965 O O.128 0.872 宁夏 0.501 0.0o2 0 0.555 O O 0 0.064 0.689 新疆 l 0 0 0 O O O 1 1 表2第二阶段计算结果 n 地区 0 lS1 S2 l s2_ 3 ∑ 02 』  1北京 1 O 0 0 0 0 1 1 天津 1 0 0 O O O 1 1 河北 0.259 0 0 28.065 0 0 0.201 0.265 山西 0.289 O 142.574 12.929 O 0 0.01 O.3l1 内蒙古 0.769 0 0 21.813 0 0 0.047 O.81O 辽宁 0.500 0 0 65.112 0 0 0.335 0.503 吉林 0.399 0 l 178.194 33.829 0 0 0.219 0.406 黑龙江 0.267 0 0 22.155 0 O O.111 0.272 上海 1 O O 0 O O 1 l 江苏 1 0 O 0 0 0 1 1 浙江 0.327 995.282 0 163.047 0 0 0.225 0.329 安徽 0.343 0 1 197.319 19.340 O 0 O.151 0.343 福建 0.82,4 0 0 93.275 0 3.856 0.187 0.829 机械制造49卷第563期 1J 寸 l1J 1J制造型企业员工归属感建立的深层次剖析 透视富士康跳楼事件 口方炜 口侯泽宇 西安 710072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摘要:制造型企业员工归属感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归属感的因素也是多维度的。透过典型的制造 型企业富士康跳楼事件,针对富士康在相应影响归属感因素方面的缺失,从企业制度、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三个方面对员 工归属感的建立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以期为制造型企业员工归属感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员工归属感 企业文化 制造型企业 富士康 中图分类号:17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998 ̄01 1)07—0059—04 作为多年雄踞内地出口200强榜首、2009年全球 种极端方式来结束宝贵的生命?又是谁在悲剧的发生 之后选择了逃脱和回避?一个人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生 企业500强排名第109位、典型的制造型企业深圳富 士康科技集团.2010年竟连续发生13起员工跳楼、共 命,自然有来自个人、家庭、企业、社会等多方面的原 因 然而,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地区、一个相对集中的时 间段里.竟然发生了如此多次违背人性的悲剧事件.不 能不令广大学者专家在深痛惋惜之余.对导致自杀背 造成10死3重伤的悲剧。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事件 并不是孤立的案例.其教训更应该引起其它制造型企 业的关注和重视 是谁在“跳楼”的背后充当了无形的 推手?是谁又让这些青春年少的男女纷纷选择了以这 西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重点扶持项目(编号:2011-57) 收稿13期:2010年12月 Regional Innov ̄ion Systems-A Know—ledge 后的本质原因进行追踪探索.对富士康的管理模式产 生质疑 而所有这一切.都归因于制造型企业和员工之 间复杂关系 本文通过对制造型企业员工归属感的建 -—+一-+・ 续表2 n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 [J].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2002.25:86-101. 地区 江西 0l 0.647 S1 O S2 S1 34.562 s2+ s3+ O 5.583 J=1 ∑AJ 0.661 O 0.214 山东 0.666 0.358 0 O 0 O 316.930 66.303 0 0 O O 0.503 0.342 0.667 0.361 Nasierowski W, Arcelus FJ. Interrel— ationships among the Element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a Statistical Evaluation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0.466 0.254 1 0.326 0 O O 0 6 042.23 0 0 0 66.274 33.376 0 16.476 0 0 0 0 0 O 0 6.879 0.496 O.111 1 0.109 0.466 0.258 1 0.355 [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9,1 19(2):235—253. 刘顺忠.官建成.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 海南 重庆 0.447 0.365 O 307.906 74.657 0 3.702 31_316 O O 1.197 O 0.027 0.063 0.646 0.373 的评价[J].中国管理科学,2002,10(1): 75-78. 四川 0.440 O 0 l17.403 O 1.552 0.434 O.442 官建成.何颖.基于DEA方法的区域创新 系统的评价[J].科学学研究,2005,23(2): 265—272. 贵州 云南 0.538 0.261 0 O O O 31.881 11.471 O O 2.349 O 0.039 O.05 0.563 0.279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0.498 0.574 0.461 O.981 0.235 0.225 O 0 O 0 0 143.005 0 1.459 O O 0 O 0 O 0.145 O O O 0 O O.o01 0.328 0.043 0.14 0.009 O.0o9 1 0.575 0.463 l O 384 0.260 11 3l1.820 47.884 824.524 300.846 0 0 6.326 2.144 2.708 1.301 魏久檗.区域创新系统自主创新行为研究 [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 谢建国.周露昭.中国区域技术创新绩 效——一个基于DEA的两阶段研究[J]. 学习与实践,2007(6):29—34. [9]池仁勇,唐根年.基于投入与绩效评价的区域技术创新效 率研究[J].科研管理,2004,25(4):23—27. △ [8]任胜钢,彭建华.基于DEA模型的中部区域创新绩效评价 与比较研究[J].求索,2006(10):15—18. (编辑功 成) 2011/7 机械制造49卷第563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