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生涯规划教育
2022-12-16
来源:年旅网
课程教材e3r.革 中 学 的 修 :生涯规 教畜 张瑾琳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61) 摘要:生涯规划教育是对一个人的理想、心理、学业、生涯和生活等方面的指导。一个人的成长 从小学到高中、大学乃至一生,生涯规划教育应该始终伴随着他。生涯规划教育必然要纳入到基础教 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科学制订生涯规划教育实施方案,提高生涯规 划指导教师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中小学;核·心素养;生涯规划;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9—01 0X(201 6)36—0021—03 一、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育,是围绕着人的发展而进行的正规教育,是对 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 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 称《决定》)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 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明在今后 的教育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 养的培养,突出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决定》指 个人的理想、心理、学业、生涯和生活等方面 的指导。一个人的成长从小学到高中、大学乃至 一生,生涯规划教育应该始终伴随着他。早在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学生发 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 多方面指导”。2014年12月发布的《教育部关 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明确落 实“要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因此,加强对学 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每个孩子接受适合的教 育已经提到了国家意志层面,生涯规划教育必 然要纳入到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中。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普及高中阶段 教育”,这意味着我国整个基础教育将实施全面 出“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 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 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 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2014年9月国务院下 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 施意见》,标志着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考试 招生制度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彰显因材施教,科学 选拔人才,人尽其才,维护社会公平的理念。选 课、不分文理、一年多考、多元录取等改革,必将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成长途径,生 涯规划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从表面看,考试招 “普及”。普及教育与选拔教育有本质的区别,普 及教育表现为所有的高中生毕业之后都应该具 备社会谋生的能力,其社会化程度要高于选拔 教育。在这样的育人导向下办学,各学校需要改 变千校一面现象,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 生制度的改革影响的是高中的教育教学,但生 涯规划教育一定是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教 育,拓宽多样化办学思路,坚持因材施教的原 则,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把生涯规划教育与日 2oi6年第36期侑(i2)Ed教育实践与研究arch ucationaIPracticeandRese>>21 常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正确引导学生根据各自 的基础和兴趣分层分类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那些在 家长、老师眼里所谓的差生、笨孩子,也都会有 作的责任意识,有计划地对任课教师进行生涯规 划教育指导培训;各学校要将生涯规划教育纳入 到整个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 到学科教学、班集体建设、社团建设、综合实践活 动中,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提高生涯规划指导教师专业化水平 长于其他孩子的地方。例如,有的孩子观察能力 强,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有的孩子喜欢与人交 流,有的孩子善于思考,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有 的孩子天生有很强的乐感,等等。学校教育就是 在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 优势,通过科学的生涯规划教育,让每个学生最 大限度地顺应自己的才能趋势去努力,最终取 得成就。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自我认知能力的 增强,生涯规划教育内容的广度、深度呈螺旋式 上升,这也是一个人在自我发展中需要经历长 期的循环反复,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认识自我、 规划自我的过程。不同年龄段的人生规划有不 目前,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我国在生涯规划 教育方面的师资还很缺乏,教师关注学生学业 较多,工作业绩也是与学生成绩息息相关。顺应 时代发展,社会需求,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关心学 生学业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需 要任课教师与班主任一起完成对学生道德观 念、理想志向、心理健康、学业发展、职业生涯等 方面的正确指导,省、市教育研究部门需要通过 多种渠道加强对本省、本地域生涯规划指导教 师的专业培训和职业资格水准的考量,切实提 同的指标和要求,学校教育最终是教会学生未 来生活所需的技能,实现人人成才的目标。 二、生涯规划教育实施建议 高教师的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四)高中阶段,将生涯规划教育与选课指 导工作相结合 (一)生涯规划教育要从小学开始 高中学段是学生个f生形成、自主发展的重要时 期,更是人生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期。高中毕业以 前,学生所具备的职业发展能力即人生规划能力的 生涯规划教育是伴随着人的发展而进行的 正规教育。不同年龄的孩子对自我认识的能力 不同、对人生规划的能力有别,省、市教育研究 高低,可能会极大地影响他今后职业生涯的成败。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后,选课将是高中学生遇到的直 接问题,选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明确高考科目, 更重要的是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深入了解 自我,规划人生,主动发展,为今后毕业走向社会择 业,或者考大学填报志愿时选择学校和专业打下良 部门要从小学到高中研究、设计一套完整的、成 体系的、通识特色兼顾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从 小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启蒙,帮助学生学会对 自己的兴趣、专长、特点、能力等进行自我认识, 将自我发展与未来职业建立联系;根据不同的 学段需求,设计不同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配备 专业的指导教师,来确保生涯规划教育伴随着 基础教育的整个过程。 (二)科学制订生涯规划教育实施方案 好的基础,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和专 业选择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各高中学校要成立 选课指导机构,从科目组合设置,到选课指导教师 培训,从编制《选课指导手册》,到为每个学生个性 化指导,力争个人的兴趣爱好与专业选择实现最大 契合,切实减少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和从 理。 (五)科学规划地方及校本课程,合理开发 地方及校本教材 各级教育研究部门、各学校要认真学习领会 国务院、教育部下发的系列纲领性文件,了解顶 层设计理念,结合本地域、本学校实际,研究制订 生涯规划教育实施方案,科学、规范、创造性地开 展生涯规划教育1二作。强化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工 未来的基础教育将更加注重增强国家课程 2oi6年第 期/ i2)Ed教ucat 实IPr 。andRe。e与研究arcn一争>>22 和地方课程的适应性,进一步突出地方及校本课 通机制,充分建立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从学生 的个性特点、兴趣特长及发展潜质出发,为每个 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方案。 三、生涯规划教育预期效果 程的时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国家、地方、学校 三级课程的确定和实行,体现国家对学生的基本 要求,而且又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弹性,可以使地 方和学校真正拥有选择余地,使学校能够更好地 体现办学特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灵活多样的 课程,可以使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 修习,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还可以使学 生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 学生角度:激活学生基础教育阶段乃至今 后各人生阶段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源泉;认识到 生涯规划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对自 己人生负责的态度和主动发展的信念;逐步发 现、探索、认识自我,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不 断挖掘自我潜能,促进自我的完善与发展;根据 责任感,有效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 地方及校本课程,需要由省、市教育部门和 学校在国家核心课程框架内制订。在地方及校本 课程中,课程内容和目标更加具体化,同时必须 自己的兴趣、禀赋选择所学课程,使自己的学科 选择、个性特长、高考志愿实现最大程度的契 合;了解社会发展变化和环境中的有效资源,把 界定价值观、基本原则及教育目标等。省级教育 部门对地方及校本课程的总课时进行规定,学校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提高社会适 应能力;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自我反思和 调整,提高生涯管理与决策能力。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课时进行重新分配。地方及 校本教材的编写、课程的开发,需要省级教育部 门整体安排部署,成立专家团队研发地方及校本 课程标准,对地方及校本教材进行严格审查,鼓 学校角度:拓宽多元办学思路,加强课程的 多样化与选择性,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更多选 择的课程,努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彰显学校的办学定位;打破单学科课程壁垒,尝 试学科群的课程建设,完善学科课程体系;扩大 校本课程在课程门类和课时中的比例,鼓励普 通中小学开发更多的特色课程;建立健全学生 自主选择课程制度,确立特色课程建设在多样 励编写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教 材,杜绝教材开发的盲目性、同质化。 (六)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 富多彩的生涯探索与体验 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教育行 为,还应该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每个学生的 生涯规划助力。采用高校联动机制,与当地的高 等院校、职业院校、农场、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建 化办学中的主体地位;科学研究学生学习的过 程性评价、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等问题。 教师角度:拓宽教育教学思路,树立全面育 人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人生规划 立合作关系,开发研究性学习基地、职业体验基 地、社会实践基地等,增加课堂的外延,为学生 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认 识自己,了解大学的专业,以及不同职业对能力 素养的要求;采用资源共享机制,与当地的科技 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建立友好联系,建立校外 资源共享空间,弥补学校资源不足的窘境,扩大 学生知识的广度、厚度,将书本知识与时代发 的指导,实现从单学科教学到学科群教学的课 程建设研究;学科分层次教学,实现学生的个性 化学习需求。由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到关注人 的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树 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加专 业培训等不同形式的学习进修,不断提升自己 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 展、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采用家校互 【责任编辑纪敏】 2‘)i6年第 期倒i2 J E 践。 eric。 dRe。e研究arch >>23